1. 最近沙特石油跟美元脱钩,不续签到期协议,是不是美元霸权不行了?
沙特石油和美元脱钩,协议不续签这个新闻前一段时间在国内的媒体上炒作得比较厉害。但这则新闻的出处大家可以去网上查一查,其真实性是有待进一步确认的。
在信息泛滥的今天,越来越多未经证实的消息在渗入我们的日常生活。如果不加求证的参考这些信息会影响我们的判断,所以我现在对很多比较重大的新闻一般都会进行多方面确认,尤其是对比国内和国外媒体进行多方确认。
回到这个事件本身,其实就算沙特石油和美元脱钩这件事是真的,我觉得固然会影响美元在能源及基础材料领域的地位,但另一方面,随着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兴起,现在的美元已经越来越多的是在科技领域扮演硬通货的垄断角色了。
英伟达的芯片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。
至少在未来的几年,它就是科技领域的石油,就必须用美元来换,而且还不是说有钱就一定能买到,还要看美国政府是否批准英伟达卖给买家。
可美国市场竟然还出现了“反英伟达”联盟—几家巨头开始联合研发人工智能芯片希望打破英伟达的垄断;更有甚者,美国政府的某些部门已经盯上了英伟达,质疑它的垄断地位在影响市场的自由竞争。
这种看上去“自废武功”实则激励竞争的机制实际上是保护创新、为企业创造公平环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机制。正因为如此,我认为未来更多的英伟达恐怕还是会出现在美国。美元在科技领域的硬通货地位还会进一步加强。
关于美元的霸权地位,我以前也写过专门的文章。相对于黄金,美元毫无疑问一直都在削弱价值,但在全世界所有的货币中,它的垄断地位没有变化。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有生之年,它的垄断地位或许会变弱,但不会丧失。
2. 正常来说降息前预期才是真正属于金融市场,等真正降息应该是利好兑现是利空,而不是降息后钱多了会涨,金融市场一直都是透支预期的。
关于降息/加息的效果,我也在前面的文章中写过。
金融市场很多时候是看预期,但对降息/加息这个事,我不认为消息兑现就是利空。或许在兑现的那一刻、那一天、那一周会是利空,但接下来较长的时间,它一定会对投资市场逐渐显现出巨大的效果。
以降息为例,在曾经的文章中我举过下面这样一个例子:
一个身上背着100斤重担的挑工,已经气喘吁吁地走得筋疲力尽了,这个时候他的雇主对他说,再走100米,给他拿走10斤的负担,只用挑90斤。他听到这个信息的一霎那肯定是高兴的。当他走了100米后,真的拿走10斤,我相信他会更高兴。再走100米,再拿掉10斤,他会愈发高兴,不仅精神爽利,而且腰都要直起来了。
这种效应是会实实在在反映到挑工身上的。
同理,降息的预期会让市场振奋,但降息的真实动作更会让市场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。
查看更多